X 关闭

自然资源部回应21记者:“十四五”末再完成生态保护修复面积3000万亩以上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时间:2023-07-11 12:45:11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周潇枭北京报道7月11日,国新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有关情况,邀请自然资源部部长王广华,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庄少勤,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刘国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关志鸥出席。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等为重点,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

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发布会上的提问:当前我国在推进生态保护修复方面取得哪些成效?下一步将采取哪些措施、实施哪些重点工程?

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回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营造山青水秀的生态空间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努力提升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有关工作进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构建了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战略格局。在《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中,明确了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黄河重点生态区、长江重点生态区、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南方丘陵山地带、海岸带等“三区四带”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格局,布局了生态保护修复、自然保护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大工程、重点工作任务。

二是统筹实施了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我们围绕“三区四带”统筹布局实施51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统筹各类生态要素,以流域为主要单元,实施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累计完成治理面积8000万亩。2022年,“中国山水工程”获得联合国首批世界十大生态恢复旗舰项目,被评价为全世界最有希望、最具雄心、最鼓舞人心的大尺度生态修复范例之一。比如,内蒙古的乌梁素海流域山水工程,根据流域内不同自然地理单元和主导生态系统类型,分区治理,部署实施了7大类35个子项目,综合采取沙漠治理、草原生态修复、露天采坑治理、修复人工湿地、水土流失治理等各类措施,使乌梁素海整体水质得到提升,栖息鸟类的物种和数量都明显增加。此外,近年来,我们还以长江干支流、京津冀周边及汾渭平原、黄河流域等区域为重点,有序推进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累计完成治理面积435万亩。坚持陆海统筹、河海联动,深入开展海洋生态保护修复专项行动、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等重大项目,累计整治修复海岸线2000公里、滨海湿地60万亩。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入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预计到‘十四五’末再完成生态保护修复面积3000万亩以上;实施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完成修复面积280万亩;实施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完成整治修复海岸线400公里、滨海湿地30万亩。”王宏表示。

标签:

广告

X 关闭

广告

X 关闭